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青岛双瑞公司布局海洋环保领域——科技为帆向

来源:环保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31 22:3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布局绿色赛道 同时,公司建成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陆基试验基地,可用于测试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各项功能,验证系统性能指标及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实现对产品的持续改进。

布局绿色赛道

同时,公司建成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陆基试验基地,可用于测试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各项功能,验证系统性能指标及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实现对产品的持续改进。

“液化天然气被普遍认为是未来航运可行的替代性燃料,氨燃料、氢燃料等清洁能源也同样备受关注,将来或成为航运首选。”付洪田告诉记者,“再好的产品都有生命期,过了一定时间都会变得落后。为此,我们一直坚持探索零碳燃料。”今年7月,青岛双瑞自主研发的船用氨燃料供给系统获得英国劳氏船级社及中国船级社原理性认可证书,这是公司在船舶清洁能源供给系统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依托模拟仿真平台和陆基试验基地,青岛双瑞在设计能力、应用经验、生产布局、交付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为确保产品质量,青岛双瑞还构建了精益质量控制体系,以检验工作标准化为基础,依托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建立质量数据在线监测系统,实现生产制造过程质量监控;依托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实现供应商协同管理,提升外购物料的质量控制水平。

“我们先后申报了7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付洪田说,压载水管理系统打破了国外垄断,让“中国制造”在全球船舶环保装备领域赢得了话语权。

“通过以资源计划为核心的资源配置系统,公司形成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一体化业务平台,强化了从设计到产品交付全流程管控。”董如意说,公司建立了生产运营指挥中心,生产周期大幅缩短,压载水项目执行周期由210天缩短至60天以内;生产交付及时率由42%提高至90%以上,存货降幅达83%。

研发并非一帆风顺。电解活性物质浓度用什么参数能达到国际海事组织规定的排放要求?船上空间狭小,如何对系统进行集成化设计以节约空间?面对一系列难题,青岛双瑞一步一个脚印深入研究。

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是青岛双瑞创新的突破点。压载水是为控制船舶纵倾、横倾、吃水、稳定性或应力而在船上加装的水及其悬浮物,通过实时调整船上压载水量,可以保障船舶的安全航行。随着国际航运业不断壮大,压载水排放所带来的外来海洋生物入侵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为了避免压载水对海洋产生危害,世界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企业纷纷着手研发压载水处理技术。”青岛双瑞总经理付洪田说,公司抢抓机遇,迅速成立技术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付洪田介绍,在船舶特殊应用环境中,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需要解决液化天然气低温存储、稳定供气及安全使用等技术难关。由于存在液—气相态转化,双燃料发动机的液化天然气供给系统不同于传统发动机的燃料供应系统,其组成设备更多,工作流程更为复杂,危险性也大大增加。

青岛双瑞健全了“提升一代、开发一代、谋划一代”三代研发体系,在压载水处理系统领域,持续推动技术优化升级,使产品更符合智能船舶、绿色船舶发展趋势和要求。目前,青岛双瑞已交付2100多艘船的压载水系统订单,在中大型船舶压载水处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设计、生产、安装及调试周期长,只有到了实船调试阶段,才能验证整个系统的功能,一旦出错,系统整改成本较高。”青岛双瑞研发中心主任王廷勇说,针对这个问题,研发团队依托数字双胞胎技术,开发了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模拟仿真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提前对系统进行模拟调试,实现工艺参数、设备选型、控制逻辑优化。

“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只有练好内外功,才能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才能在国际市场上闯出名堂。”付洪田说。

(经济日报)

在青岛双瑞生产车间,一台台挥舞着“手臂”的机器人正在忙碌地制造船舶装备的零部件,各区域内闪烁的电子屏上显示着各流程工作进度。为规范生产现场,青岛双瑞将生产过程精细到工位和工序级,依托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实现技术资料电子化及同步传递,推动生产现场标准化、可视化管理。

青岛双瑞船舶设备生产车间。

为持续保持技术、设备装船量领先,青岛双瑞优化生产布局,苦练内功,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的风险和挑战。

除了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青岛双瑞还推出了船舶废气脱硫系统、船舶废气脱硝系统、EGR废水处理系统等产品,建立了多元化船舶配套产品体系,在海洋环保领域成为标准的引领者。

经过4年多攻关,公司先后掌握中和技术、自动监控系统、安全除氢技术和体积要求等关键技术,设计制造出样机并多次试验,压载水管理系统获得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最终批准。之后,压载水管理系统又获得中国船级社(CCS)型式认可,标志着自行研制设计生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压载水处理装置,正式获准安装远洋船舶。

文章来源:《环保科技》 网址: http://www.hbkjzz.cn/zonghexinwen/2022/0831/840.html



上一篇:青岛双瑞公司布局海洋环保领域 科技为帆向蓝海
下一篇:鸿承环保科技(02265.HK)公布中期业绩 纯利增加22

环保科技投稿 | 环保科技编辑部| 环保科技版面费 | 环保科技论文发表 | 环保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环保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